近日,前曼联队长维迪奇接受了天空体育的《The Overlap》节目的采访,与他对话的是另一位曼联名宿加里-内维尔,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——一位是昔日球场上的铁血队长,另一位则是转型为媒体人的足坛智者。
两人的对话从近况谈起,展现了退役球员与现役媒体人截然不同的生活轨迹。
维迪奇:“你现在在忙些什么?涉猎广泛吗?”
加里-内维尔:“不,我专注于足球领域,与罗伊、伊恩、卡拉格及吉尔共同打造Overlap节目。”
维迪奇:“你还在涉足地产行业?”
加里-内维尔:“没错,我在曼彻斯特投资建设了一家W酒店,规模宏大,与美国所见无异。预计两年内竣工。瞧,这栋十层办公楼已落成,灯火辉煌。”
加里-内维尔反问道:“你的项目规模如何?”
维迪奇:“其实还好,我投资的那栋楼大约价值450万美元。”
加里-内维尔好奇:“是公寓项目吗?”
维迪奇:“正是,包含约76套单人间和双人间。”
正式采访环节开启
内维尔发问:“退役时,你是想进军商界,还是继续留在足球圈?”
维迪奇坦言:“完全没有,我在曼联踢球时就已考取教练执照,B证和A证,退役后又完成了英足总的职业教练证。我本打算走教练这条路。”
“所以你为此投入了好几年时间?”
维迪奇确认:“确实如此。有几个机会摆在面前,但那时我住在米兰,因孩子和家庭不愿搬离。时间一长,我与足球渐行渐远,也迎来了新的机遇。现在,我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很满意。孩子都已长大,或许未来两三年,我会重返足球界。但此刻,我很享受当下。”
“你会怀念足球吗?”
维迪奇感慨:“如今的足球,压力山大。当教练不易。在弗格森麾下踢球时,我们曾觉得这事儿轻而易举。但后来,我们见证了许多曼联前球员在教练岗位上的挣扎。有人成功,有人则不然,比如你(笑)。”
“为何在弗格森手下踢球的球员,后来做教练如此艰难?”
维迪奇分析:“如今球员权力过大,与金钱紧密相连。俱乐部老板更倾向于听取球员和经纪人的意见,而非教练。这是当前的问题所在。若你个性鲜明,发生冲突,往往是你离开,而非球员。”
“这是一个新的教练时代,他们需更加注重与球员的沟通,宛如心理医生,因人而异。同时,也要与老板、球迷保持良好关系。索尔斯克亚在这方面做得很好,但如今的环境更为严苛。”
“聊聊你小时候在塞尔维亚的生活吧,与我在英国的童年有何不同?”
维迪奇回忆:“我自幼便热爱足球,常与朋友在楼下踢球。后来,父亲送我进入足球学校,职业生涯由此开启。”
“我小时候的生活安稳,91年前和平宁静,那时我正好10岁。后来南斯拉夫局势动荡,但我们小区未受太大影响。主要是波黑、克罗地亚那边的问题,塞尔维亚相对平静。”
“总体而言,我们的生活还算不错。运动是塞尔维亚年轻人的必修课,已融入我们的DNA。我们在篮球、足球、排球等方面都很出色,与其他国家无异。”
“你小时候的偶像是谁?”
维迪奇表示:“当时有些球员,如平茨基、尤戈维奇,他非常出色。但我总是被进攻球员和中场球员所吸引,从未真正关注过防守。(加里-内维尔:我们小时候都一样,最后却都成了后卫)(笑)。我一开始也尝试过其他位置。”
“你小时候踢哪个位置?”
维迪奇回答:“右边锋。”
“右边锋?那后来怎么变成中卫了?”
维迪奇自嘲:“可能踢得不太好(笑),后来改踢边后卫,再逐渐转型为中卫。当时我是队里最年轻的,教练常安排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的球员踢边后卫。我认为中卫是一个极具责任心的位置,如同门将一般。”
“我记得我们一起搭档过几次。”
维迪奇调侃:“我讨厌和你搭档(笑)。”
“为何?”
维迪奇抱怨:“你从不站在后门柱那边。我最烦你说,‘那边你来守吧,你够高,能搞定。’”
“你应该是我在曼联见过最有侵略性的中卫了,就你和布鲁斯。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在比赛中变得如此强硬的?”
维迪奇回忆:“我小时候常与年长的球员一起踢球。我必须更强壮、更敢拼,身体素质也必须提升。他们都比我大,我每次都要拼尽全力。”
“从小我就热爱防守,无论是头球、铲球还是拦截,那都是我的风格。塞尔维亚足球培养的后卫,第一课就是教你防守。”
“是谁教你防守的?你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防守导师是谁?”
维迪奇坦言:“老实说,我速度不是最快的。我不慢,但也不算快。我知道自己必须依靠站位来弥补,所以我宁愿多跑几步站好位,也不愿被迫全速冲刺。如果我得全力冲刺,那说明我站位就错了。”
“我头球能力好,主要是时间感出色,而非跳得最高。在卡灵顿做测试时,你会发现有很多人比我跳得高,但我判断落点的能力很强,能在最佳时机出现在最佳位置。我的特点就是:站位好、拦截准、判断时间点精准。”
“你当初为何决定去莫斯科踢球?”
维迪奇解释:“当时我觉得继续留在塞尔维亚一年,我将停滞不前。我已经在那里踢了两三年,该做的都做了。我觉得去俄罗斯是个不错的选择。虽然那时外界对俄超了解不多,但那里有很多阿根廷和巴西球员。去那里对我后来加盟曼联起到了很大的帮助。如果我直接去意大利或英格兰,我可能还没准备好。”
“所以你认为俄超是你职业生涯的桥梁?”
维迪奇肯定:“完全是。它让我对抗更强的球员,有巴西和阿根廷的前锋,踢他们真的很难。我从中学到了很多,正是那些经历让我后来在曼联取得了成功。”
“你一直都梦想去英格兰踢球吗?英格兰一直是你的目标吗?还是你只是觉得哪里有机会就去哪?”
维迪奇摇头:“不,不是的。其实我的梦想是为红星效力,那是我小时候的梦想——在和贝尔格莱德游击队的比赛中进球,然后和球迷一起冲上看台庆祝,再跳下来回到场上。小时候我就一直幻想这个画面。后来我20岁那年实现了这个梦想,之后其实我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了。我只能说我从小的梦想比较朴实吧。然后我当时休息了一年,你知道的,有了点钱,就开始往外跑,喝酒啊,出去玩啊。”
“你加盟曼联之后改变了吗?”
维迪奇表示:“是的,来到曼联后,我知道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俱乐部之一。我以前玩也玩够了,现在是时候检验自己是否配得上这个级别了。我当时的心态就是:我要竭尽全力向所有人证明我有能力为曼联效力。我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生涯。这就是我来这里的原因。”
“那这笔转会是怎么发生的?利物浦也有接触你吧?拉法(贝尼特斯)?”
维迪奇回忆:“对,我们谈过一两次,但之后两三周都没了下文。”
“那是在2006年冬窗前吧?”
维迪奇确认:“是的,其实当时大卫-奥莱利(阿斯顿维拉主帅)也想签我。他很早就想带我去维拉了,但他们有财务问题。”
“是给你工资的问题?还是转会费问题?”
维迪奇解释:“是转会费的问题。俱乐部出不起钱,虽然也就六七百万英镑,但对维拉来说已经是大数目了。”
“那之后就是利物浦,然后弗格森打了电话给你?”
维迪奇点头:“对,他只打了一个电话,说:‘你想来曼联踢球吗?’我回答:‘想。’然后交易四天之内就搞定了。”
“你跟弗格森的第一次对话是什么样的?”
维迪奇回忆:“就那一通电话而已。然后我见到他是去签约时,和他、还有大卫-吉尔一起。当时我犯了个错,我说我想为曼联踢球,但我没谈薪水。”
“你初到曼彻斯特的时候感觉如何?你也没立刻踢上比赛。”
维迪奇感慨:“感觉冷啊(笑)。当然莫斯科也冷,但更难适应的是文化差异。我在莫斯科有10到15个塞尔维亚朋友,在不同俱乐部踢球,所以社交圈很好。但到了曼彻斯特,我完全是孤身一人,也没有什么塞尔维亚社区帮忙。前六个月真的挺难,尤其是在场上的适应也很艰难。”
“我看了一下你那个赛季只踢了11场比赛,对吧?”
维迪奇确认:“是的。我那时候连联赛杯决赛都没首发,只是替补。”
“你那时候和教练的沟通是怎样的?你和里奥的搭档还没建立起来吧?”
维迪奇表示:“完全没有。当时我身体根本没准备好。俄超11月底就结束了,我放了一个月假,完全没训练。而英超当时正值赛季中段。我跟教练说:‘给我两周时间准备。’两周后我还觉得不行,就又拖了一周,三周后才踢了第一场比赛,但感觉还是没准备好。”
“我还记得你刚来训练时的状态,如果有人问我你能否成才,我可能都会怀疑。”
维迪奇笑道:“哈哈,连你和吉格斯都在说,这是谁啊?连斯科尔斯也这么想。我们去预备队踢比赛,我和帕特里斯(埃弗拉)都踢得很糟,半场就被换下了。我们甚至在预备队都踢不出来。第二天回卡灵顿,看到预备队的球员看我们的眼神就像在说:‘这哥们是谁啊……’我当时就明白,我不能再客气了,得认真对待训练。”
“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真正属于这里了?”
维迪奇回忆:“是那个夏天的季前训练之后。我有了完整的备战,下一赛季就成为了主力了。英超就算你身体状态不错,也很难踢。那时候前锋都很强壮,比如亚库布、赫斯基、克劳奇,我以前在俄超没遇到过这种类型的球员。”
“你刚到曼联时,最让你震撼的是什么?那时候我们已经三年没拿联赛冠军了,所以俱乐部的压力特别大。”
维迪奇坦言:“说实话,我当时更专注于自己,我得先让自己稳定下来,再去考虑成为领袖。但我觉得那年卡里克、埃弗拉和我一起加盟,注入了新能量。虽然我们赛季开局不顺,但我们在季前赛就带着一股要证明自己的劲头,最终也拿到了冠军。”
“2006-07赛季的头几个月,是我在曼联踢得最好的那段时期。你是当年1月加盟的,我们季前赛前锋是路易斯(萨哈)和鲁尼,你和里奥搭档中卫,帕特里斯是左后卫,中场是吉格斯、C罗、斯科尔斯和卡里克。我记得我们有三四场比赛踢得特别好,比如客场对博尔顿的上半场。你记得吗?”
维迪奇表示:“我记得那场。那段时间我们身体状态非常好。我感觉自己非常适应比赛,可以轻松踢完90分钟而不会疲劳。那一年,还有接下来一年,我感觉自己在曼联时期身体状态是最好的。”
“回头看你在曼联拿下的第一个联赛冠军时,你当时有感觉你和里奥会组成历史最佳中卫搭档之一吗?你当时觉得你们已经是一对稳定搭档了吗?”
维迪奇回忆:“对我来说,是在我们赢下第一个英超冠军时。我终于松了口气,也清楚自己是曼联的一员了。哪怕你表现不错,但如果在曼联没能赢得冠军,就不能算是个真正的曼联球员。就像我在贝尔格莱德红星时一样,如果你在那里踢球却没赢得奖杯,也得不到真正的认可。”
“拿到冠军后,我对自己的比赛、自我都更有信心了。然后我和里奥开始不断讨论怎么提升我们的配合,不是那种‘他有能力,我有能力’的自然搭配,而是我们真的深入讨论每一场比赛、每一次训练的细节。”
“你还记得吧,我们有时候会在桑拿房里边刮胡子边聊战术,聊如果是这个情况你会怎么做?、我喜欢在这种时候怎么处理。我们尽力去理解彼此的偏好和风格。大概两年之后,我们几乎不需要再交流这些了,我们已经完全默契了。”
“英超和你以前踢过的联赛差别最大是什么?”
维迪奇表示:“最直接的感受就是,打法非常直接。英超球队很少从后场慢慢组织,他们一拿球就会直传前锋。这在欧洲其他联赛中并不常见。通常他们会尝试从后场推进,穿插于中场与后防之间,但不是直接传到中卫脚下。而英超中后卫总是暴露在对抗中。你必须去争头球、必须赢下对抗,如果你输了,队友就会说:‘拜托啊!’所以,我在刚来那半年里每天都在健身房训练,注重饮食,认真训练,这些都对我帮助很大。”
“不过英超的比赛风格对你来说简直是完美,对吧?你喜欢防守、喜欢身体对抗,喜欢直接的节奏。”
维迪奇笑道:“也许吧(笑)。我在英超确实表现不错。但我不认为如果我去别的国家就踢不好。毕竟我也踢了很多国家队比赛,也表现得不错。我最大的问题是,我从来没踢过左中卫。我一直都是右中卫,而且老实说,我当时用左脚连5米传球都做不好(笑)。但我也不会去跟教练说:‘我不能踢左边,我只能踢右边。’”
“那是谁安排你踢左中卫的?你和里奥商量的,还是弗格森定的?”
维迪奇表示:“是弗格森直接说的:‘你踢左边。’我也没说什么,我心想:‘只要能踢球我就满足了。’不过说实话,左中卫对我来说确实不是最理想的位置。”
“你当时有没有想让他(里奥)去踢左中卫?”
维迪奇摇头:“没可能。里奥一直都是右中卫,我哪敢说:‘我想踢右边,让他去左边。’我那时候还处在生涯初期,根本没有资格去挑战他的位置。”
“你和弗格森的关系怎么样?他有对你发过火吗?我不记得他对你吼过。”
维迪奇表示:“我跟教练的关系一直都算比较普通。他要是问我什么,我会如实回答,但我不是那种会和他频繁交流的球员。里奥有时会去和他聊,像保罗(斯科尔斯)虽然话少,但弗格森总爱找他聊几句,还有吉格斯,你也是吧?”
“但他真的从没吼过你?”
维迪奇确认:“没有。我觉得他是那种很了解不同球员的人。他不对我吼,并不是因为他怕我,而是他知道对我那样没用。他懂得有些球员你越吼越糟。我记得他对C罗吼过,还是中场休息的时候。C罗当时完全不接受。我觉得弗格森更容易对年长的、英国本土球员发火,对外籍球员会更谨慎。”
“弗格森退休那天是什么场面?他走进更衣室宣布的时候,大家都震惊了吗?”
维迪奇回忆:“是的,震惊。虽然我们知道他年纪大了,也有些健康问题,也想多陪陪家人。但他告诉我们的时候还是让我们很意外。他是在赛季结束前几周告诉我们的,但我们当时脑子里只想着好好结束这个赛季、拿下冠军。因为我们都希望他是以胜利者的身份离开。”
“接下来莫耶斯来了,那一年你觉得怎么样?”
维迪奇表示:“他来贝尔格莱德见了我,告诉我他想让我当队长,问了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。我跟他说我们可以开诚布公地聊。但我感觉他有些犹豫:是踢他自己的足球,还是继续沿用我们之前那一套?”
“他来的是一支刚拿了英超冠军的球队,里面有很多老将、冠军球员。要他来推翻体系、推新风格,很难。我们原以为他会有更明确的战术思路,但他更像是说:‘你们怎么踢得舒服就怎么踢吧。’我觉得当时如果他能更果断些,明确地说:‘这就是我要踢的风格’,可能对大家都更好。”
“你后来有和他说这些吗?就是在成绩开始下滑的时候?”
维迪奇表示:“有,我说了。我非常坦率地说了。但可能因为我太坦率了,他误解了,以为我对他有敌意。其实我没有。如果我不满意他,我会直接说。但那次我只是想帮助他,告诉他我的真实想法。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这么理解的。站在他的角度,也许他觉得我是在挑战他的权威,尤其是我是在球员面前这么说的。”
“但像弗格森那样,他喜欢有性格的球员,喜欢有人表达自己。而莫耶斯可能不这么看,他也许以为我在挑战他,其实我只是想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,这样我才好执行。”
“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会被球队放弃?”
维迪奇表示:“就是我们开始谈续约的那会儿。我感觉他们不会跟我续约了。我还剩6个月合同,我知道他们会签自己的人。莫耶斯想要他的队长、他自己挑的球员。他签了马塔、签了费莱尼,这都很正常。如果我是教练,我也会想用自己挑的人。”
“但当时鲁尼和我都快到合同尾声了,他们先跟鲁尼续了约,没找我。我就知道自己不在计划内了。我接受这一点。说实话,莫耶斯是个好教练,也是个好人,他尽力了。也许他做了一些错误决定,但我们谁没做过错事?如果他现在再执教曼联,他肯定会不一样。”
“你是最后一位高举英超奖杯的曼联队长。要是那时有人告诉你曼联之后12年都拿不到联赛冠军,你会信吗?”
维迪奇直言:“完全不可能信。”
“你怎么看这12年里发生的事?”
维迪奇分析:“我觉得不只是弗格森离开了,大卫-吉尔也离开了。他们两个是俱乐部最重要的两个人,服务了25年,怎么可能轻易替代?”
“伍德沃德接替了吉尔,但说实话,那不是他的强项。他在商业运营方面很厉害,为俱乐部带来了很多钱,但在和球员、经纪人打交道方面,他缺乏经验。我认为那个角色必须由了解足球的人来担任,哪怕是退役球员,懂得如何跟球员和经纪人沟通。”
“那时候俱乐部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。像你、斯科尔斯、范德萨这些人,俱乐部本可以让你们留下来参与管理。有时候我们在球员薪资、转会费上花得冤枉了。说白了,我们被‘坑’过。”
“我觉得,俱乐部最重要的是招聘体系。”“不光是球员,教练组、医疗团队、管理层都要是行业里最顶尖的。要招到最好的人,有时候甚至比签球员还重要。这些人会帮你招来优秀的人才,而我们过去没做好这一点。”
“曼联这个平台太大,压力太大。如果你想真正改变这家俱乐部,你必须引入‘性格强硬’的人。如果你找的是那些只会笑着说‘好啊没问题’的人,那根本不会有改变。你得找那些愿意负责、敢说真话、即便冒着得罪人的风险也愿意坚持原则的人。我认为这才是曼联的未来方向。”
“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?”
维迪奇笑道:“有啊,你们为什么没人提我两次当选英超赛季最佳球员的事?你们这是不专业!”
“你说的是PFA足球先生,还是英超官方的最佳球员?”
维迪奇不满:“你上维基百科查查去!我以为你是专业主持人,居然连这个都没查好。”
“你知道有多少球员得过这个称号吗?只有五个球员两次获得此荣誉,特里、C罗、德布劳内、萨拉赫还有我。”
“(维迪奇2008-09赛季和2010-11赛季两次当选英超官方赛季最佳球员)”